|
蔬菜栽培科普知識一、國內蔬菜產銷形勢 蔬菜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.改革開放以來,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大幅度提高,我國蔬菜產業迅速發展.2001年全國蔬菜播種面積1500多萬公頃,總產量4.2億多噸,人均占有量320多公斤。我國蔬菜總產值3150多億元,在種植業中僅次于糧食居第二,出口創匯20多億美元,進出口順差19.6億美元,居農產品之首,已經成為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。 加入WTO雖然對我國農產品市場特別是種植業有較大的影響,但由于我國蔬菜生產主要是家庭經營模式,具有較強的穩定性,不易受到明顯沖擊,而且我國作為農產品生產與消費大國,具有典型的“大國效應”, 加之蔬菜商品具有季節性、地域性、易腐性和商品性的特點,所受的沖擊和影響小;同時蔬菜是勞動密集型產業,勞動強度大,工業化國家由于土地資源價格、勞動 力成本等機會成本的上升而不得不放棄一部分市場。我國的自然條件優越,勞動力資源豐富,生產力成本低,只要品種適銷對路,品質符合無害化標準,就會逐步成 為蔬菜出口大國。目前我國的保鮮蔬菜主要出口日本、韓國、香港、新加坡、美國、中東等國家和地區;出口大省主要為山東、廣東、福建、浙江、江蘇、新疆、遼 寧、北京、廣西、天津等省市;出口的蔬菜產品中,新鮮蔬菜種類主要有大蒜、洋蔥和大蔥占有較大的份額,其次是香菇、生姜、牛蒡、芋、馬鈴薯、豌豆、胡蘿 卜、甘藍、青花菜等,冷凍蔬菜種類主要有速凍菠菜、菜豆、毛豆、芋、青花菜、豌豆、姜塊、蘆筍等。 以往我國蔬菜 產業的發展主要表現為量的擴張,就是主要靠擴大面積增加總產,滿足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,所以重視發展忽視提高,重視數量忽視質量,重視發展生產忽視開拓市 場的傾向普遍存在,致使蔬菜產業的發展帶有一定的盲目性,以至于總量偏多,出現了區域性,季節性,品種結構性的過剩,價格下跌,效益下降。這表明,我國數 量擴張型的蔬菜經濟發展已經結束。面對加入WTO帶 來的新機遇和新挑戰,必須依靠科技進步,按照市場需求變化,調整優化蔬菜生產布局和品種結構,提高品質和單產,增加花色品種,培育和發展優勢產業、特色產 業、積極推引采后處理加工增值,穩定提高蔬菜產業效益,適應內銷和出口對蔬菜品種不斷增加,質量日益提高的需求變化,實現由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的改 變。 二、蔬菜栽培基礎知識 (一)蔬菜的分類 蔬菜分類方法一般有3種:即按植物學分類,按照食用器官分類和按照農業生物學分類。從栽培上講,農業生物學分類比較切合實際。 按照農業生物學分類,蔬菜可分為12大類。 ⑴根菜類:包括蘿卜、胡蘿卜、大頭菜等。 ⑵白菜類:包括大白菜、小白菜、菜苔、菜心等。 ⑶綠葉菜類:包括菠菜、芹菜、莧菜、茼蒿、萵苣、蕹菜等。 ⑷蔥蒜類:包括蔥、蒜、洋蔥、韭菜等。 ⑸薯芋類:包括馬鈴薯、芋、山藥、姜等。 ⑹茄果類:包括番茄、辣椒、茄子等。 ⑺豆類:包括豇豆、菜豆、扁豆、蠶豆、豌豆等。 ⑻瓜類:包括黃瓜、西瓜、筍瓜、西葫蘆、冬瓜、絲瓜等。 ⑼水生蔬菜類:包括蓮藕、茭白、荸薺、菱角等。 ⑽甘藍類:包括甘藍、花椰菜、芥藍等。 ⑾多年生蔬菜類:包括竹筍、石刁柏(蘆筍)、金針菜等。 ⑿食用菌類:包括蘑菇、草菇、香菇、木耳等。 (二)蔬菜的生長與發育 蔬菜生長發育及產品器官的形成,一方面決定于植物本身的遺傳特性另一方面決定于外界環境條件,主要的環境條件條件包括溫度、光照、水分、土壤、空氣、生物條件等。 1、溫度對蔬菜生長發育的影響。 在影響蔬菜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中,以溫度最敏感。根據不同蔬菜種類對溫度的要求可分為五類: (1)耐寒的多年生宿根蔬菜:如韭菜、茭白等,可耐–10~–15℃低溫。 (2)耐寒蔬菜:如菠菜、大蔥、大蒜等,能耐–1~–2℃的低溫。 (3)半耐寒蔬菜:如蘿卜、胡蘿卜、芹菜、萵苣、豌豆、甘藍和白菜類。它們抗霜,但不耐長期–1~–2℃的低溫。 (4)喜溫蔬菜:如黃瓜、辣椒、番茄、茄子和菜豆等,最適溫度為20~30℃,當溫度超過40℃,生長幾乎停止,當溫度低于10—15℃以下時,授粉授精不良,引起落花落果。 (5)耐熱蔬菜:如冬瓜、南瓜、絲瓜、西瓜、豇豆等,最適溫度30℃,在40℃高溫下仍能生長。 2、光對蔬菜生長發育的影響 (1)光照強度一般喜溫的蔬菜,光合作用的飽和點大都在5萬勒克斯。 (2)光質太陽光中被葉綠素吸收最多的是紅光,作用亦最大,黃色光次之。 (3)光周期許多作物在它發育的某一階段,要求一定長短的晝夜交替才能開花結果,這種現象稱為光周期現象。把植物對光周期的反應分為三類:①長日照植物,即要求12~14小時以上光照,在較短的光照下,將不開花或延遲開花;②短日照植物,即要求12~14小時以上黑暗期,在較長的光照下將不開花或延遲開花。③中性植物,即對光周期無嚴格要求。 3、水分對蔬菜生長發育的影響 根據蔬菜對水分的要求,分為五種情況: (1)耗水量大的有:藕、茭白等水生蔬菜。 (2)耗水多吸水力弱,耐澇能力弱的有:大白菜、甘藍、黃瓜等。 (3)耗水少,吸水力很弱的有:蔥、蒜、韭菜等。 (4)耗水量較多、吸水力很強、耐旱能力強的有:南瓜、西瓜、冬瓜等。 4、土壤養分對蔬菜生長發育影響 蔬菜產量高,需肥量大,它們需要的營養元素同別的植物一樣,主要有碳、氫、氧、氮、磷、鉀、鈣、鎂、硫、鐵、錳、硼、銅、鋅、鉬、氯共計16種元素。氮、磷、鉀不僅植物的需求量大,而且土壤中常缺乏,故稱為肥料的三要素。鐵、錳、硼、銅、鋅、鉬、氯等7種元素,植物需要量很少,稱為微量元素。 5、氣體對蔬菜生長發育的影響 氣體條件對植物生長影響最大的主要是空氣中的CO,大氣中的CO含量一般只有0.03%左右,但它是光合作用下最重要的原料之一。 (三)蔬菜栽培技術原理 1、蔬菜栽培制度 是指一定時間內,在一定的土地面積上安排各種蔬菜的種植方式,包括連作、輪作、間作、套作、混合作、多次作和重復作。 (1)連作: 它是指在同一塊土地上不同年份內連年栽種同一種蔬菜。 連作的害處:①造成某些營養元素的缺乏、失調、地力得不到充分利用;②蔬菜病菌蟲卵大都潛伏于土壤、雜草、殘枝敗葉中,容易繼續滋生感染同類病蟲害;③連作之后,根系分泌的有害物質或有毒物質,得不到有效分解會抑制有益微生物活動,影響蔬菜的生長發育。 (2)輪作: 在同一塊土地上,按一定的年限,輪換栽種幾種不同種類的蔬菜,稱為輪作。 (3)間作、混作和套作: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蔬菜隔畦,隔行或隔株同時有規則地栽培在同一塊土地上稱為間作;不規則地混合種植稱為混作;前作蔬菜發育后期在其行間或株間種植后作蔬菜稱套作。 (4)多次作和重復作 在同一塊土地上一年內連續栽培多種蔬菜,可收獲多次的叫多次作;在一年的整個生長季節,或一部分季節內連續多次栽種同類作物稱重復作。 2、土壤耕作 (1)土壤耕作的措施:①加深耕層、弄碎土壤;②翻轉耕層,混拌土壤;③平整地面,壓緊土壤;④開溝培埂。 (2)深耕:“深耕細耙,旱澇不怕”,一般深耕的深度是25~30厘米。 (3)深溝高畦:一般將田塊分為幾大畦,畦面寬1.0~1.3米,畦高15~18厘米,溝寬30~50厘米,溝深40~60厘米。 3、播種與育苗 (1)種子萌發的基本條件:合適的水份、溫度、氧氣。 (2)種子處理: ①種子消毒:將種子放在50~55℃的水中浸種,邊浸邊攪拌,隨時補給溫水保持溫度10~15分鐘,然后加冷水降低溫度,即可殺死附在種子外面的病菌。 ②浸種催芽:是促進發芽、出苗整齊的有效措施。浸種時間:茄果類、瓜類種子浸種8~12小時,黃瓜浸3~4小時,種皮厚的苦瓜、冬瓜、西瓜、瓠瓜浸種1~2天。 ③搓種處理:芹菜、菠菜、胡蘿卜等種子皮厚、表皮有刺毛,在浸種前用人工揉搓后,可提高發芽率。 (3)播種:①撒播、條播、點播;②濕播、干播。 (4)育苗技術: ①保護地育苗: A.苗床和育苗的設施: 育苗設施:溫室和塑料拱棚。 B.苗床土的配制及消毒: 配制:瓜類,一般是廄肥6份十園土4份十草木灰少許;茄果類和豆類育苗的培養土,可用廄肥、園土各5份十草木灰少許。園土應選二、三年內沒有種過瓜類、豆類或茄果類作物的土壤,同時還要篩去雜物,在育苗前三、四個月進行堆制。 消毒:一般用70%甲基托布津與65%代森鋅可濕性粉劑各5克與半干細土15公斤拌勻后,撒于床土播種層內,作種子的底土與蓋土。 C.苗床的管理: a.溫度調節,三高三低。即苗床溫度控制要求晴天高、陰天低;白天高、夜間低;出苗前和移植成活前要高,出苗后和移栽成活后要低。 b.水分供給,有多有少。一般底水多澆,苗水少澆;晴天多澆,陰天少澆(不澆);風小少澆,風大多澆;后床多澆,前床少澆。但要做到“白天濕,夜間干;有風濕,無風干;晴天濕,陰雨干。” c.通風換氣,先小后大。一般晴天多通,早揭晚蓋;陰天少通,晚揭早蓋,稍許換氣。 d.移植要早,合理密植。茄果類的幼苗,一般需要在苗床上移植一次增加幼苗營養面積。一般移苗株行距:辣椒5×10厘米,番茄7×10厘米,茄子8×10厘米。 e.病蟲防治,綜合措施。幼苗期病害主要是猝倒病、立枯病、漚根,每隔10天用80%代森鋅800倍液噴霧一次。蟲害主要是蚜蟲,用1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噴霧。 f.幼苗鍛煉逐漸經常。培育壯苗,提高幼苗適應外界的能力。 ②露地育苗: A.場地選擇:露地苗床應選擇地勢高、地面干燥、水質良好、水源較近、管理方便的地方。育苗地應選擇土層深厚、疏松、肥沃、透氣、保水保肥且排水好、無病蟲害、無雜草的地塊。 B.苗床準備:苗地應在播種前一個月耕翻炕曬,而后開廂作床。一般長×寬:10×1.5米,播種前的幾天施足基肥,每畝苗床用腐熟的人糞尿或堆肥2500公斤,過磷酸鈣20公斤,草木灰100公斤或氯化鉀10公斤,播種前將肥料翻耕入土,讓肥料與土充分混勻。 C.苗期管理:及時間苗假植,除去弱苗、病苗、畸形苗和雜苗,間苗宜在下午進行;施肥灌水,幼苗期間用腐熟的清糞水追肥提苗2~3次;及時揭蓋,主要為夏季育苗,早晚揭去蔭障,定植前一周可以不蓋草簾;防治病蟲害苗期常見病害主要霜霉病、軟腐病等,害蟲有蚜蟲、菜青蟲等。 4、施肥 蔬菜作物的營養特點:①蔬菜作物養分需要量大;②帶走的養分多;③對某些養分有特殊需求(喜硝酸態氮、對鉀和鈣的需求量大、對缺硼和鉬比較敏感)。 (1)不同蔬菜種類對肥料的要求不同。 ①不同蔬菜對肥料的需要量不同:如需肥量大的有甘藍、花椰菜、大白菜等;需肥量中等的有:番茄、茄子等;需肥量少的有:菠菜、芹菜等綠葉菜類。 ②蔬菜種類不同,所需營養元素的種類數量亦不相同。如瓜類吸磷量高于番茄、南瓜吸鉀量,黃瓜吸鈣量和鎂量也高于番茄,蔥蒜類中的洋蔥、蔥屬于吸肥較少的蔬菜;豆類蔬菜吸鉀量較低,而吸磷量偏高等等。 (2)同一種蔬菜不同生育期對營養元素的要求不同。 如根莖果類幼苗期需大量的氮,適量的磷和少量的鉀,到根莖肥大時,則需要多量的鉀,適量的磷和少量的氮;茄果類蔬菜幼苗期需氮較多,磷鉀的吸收相對少些,進入生殖生長期磷的需要猛增,而氮的吸收量略減。 (3)施肥的方法。 ①基肥在耕作前或播種前施入的肥料叫基肥,可供給蔬菜整個發育期的需要。一般以廄肥、堆肥及土雜肥等遲效有機肥為主,基肥可在播種前或栽植前采用全面撒施、溝施或穴施,要求肥料與土混勻,以免燒根。 ②追肥在生長發育時期施入的肥料叫追肥,追肥應以速效肥料為主,一般用腐熟人畜類尿和化肥作追肥。 ③根外追肥蔬菜作物除用根吸收養分外,葉部和莖蔓表皮也可吸收養分,所以采用根外追肥,根外追肥可以節約肥料,肥效快,還可以將微量元素和防治病蟲害的藥劑同時噴施。 5、灌溉 (1)灌溉要做到“三看”即看天、看地、看苗。 (2)灌溉的方法:溝灌、噴灌、滴灌、滲灌及潑澆。 6、田間管理 (1)定植。①定植的適期與秧苗的大小,環境條件、土地準備條件等有關。②定植的方法:做到“三帶”下田,即帶土、帶肥、帶藥。 (2)間苗與定苗。 (3)中耕、除草與培土。 (4)植株調整:①摘心與打杈;②摘葉束葉;③疏花疏果與保花保果;④壓蔓、搭架。 |